人工智能(AI)正在革新多个行业,但在生物安全等敏感领域也引发了担忧。微软主导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,生成式AI算法可能利用先前未知的漏洞,突破旨在防止遗传序列恶意使用的系统。
生物学中什么是“零日”威胁?
“零日”漏洞是开发者尚未发现、被人利用的安全缺陷。在生物学背景下,这些漏洞可能允许制造有毒蛋白质或病原体,这些被修改的分子能够绕过遗传筛查软件中的保护机制,这些软件通过分析DNA请求,防止其被用于生物恐怖主义。
人工智能如何被用来破解生物安全系统
微软团队由科学家Eric Horvitz领导,利用生成模型——包括他们自己的EvoDiff——重新设计了有毒分子。这些新的设计保留了致命的功能,但被充分修改以逃避DNA合成公司的传统筛查算法。尽管该实验完全在数字环境中进行且受到控制,但它揭示了生物技术安全领域中不断变化的“战场”。
挑战与保护措施
虽然微软发出警告后,筛查软件已进行了更新,但保护仍不完整,且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需要持续监控。业内专家建议应在所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中直接集成控制,限制访问危险信息;另有观点主张严格监管商业DNA合成行业,该行业目前集中在少数政府紧密相关的供应商手中。
生物工程安全的未来
与AI驱动的生物威胁竞赛反映出,法规和技术需同步进步。想深入了解数字安全,请查看我们关于近期WordPress入侵类型及如何保护您的网站的内容,了解如何构建安全的数字环境。
同时,关注技术新动态也至关重要,比如谷歌的Gemini人工智能,展示了AI功能的快速演进,突显制定更先进控制措施的紧迫需求。
此外,为了了解其他技术领域如何应对威胁,请阅读我们关于微软修复Windows严重漏洞及更新建议的文章,这对生物安全与数字安全间提供了重要的对比视角。
最后,值得记住的是,随着人工智能改变我们的世界,在创新和安全之间保持平衡应成为优先事项,以防止强大技术被用于不良目的。